赶花集
序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赶集似乎一种很陌生的购物方式。但是对于农村来讲,这好像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积攒了好几天买东西的愿望也只有在这一天得到释放。尤其是过年时的最后一个年集。那可是热闹非凡。我也是有很多年未曾赶过集了。今年恰巧赶上了,心情很是高兴。随我去赶趟集吧!这和去商场的感觉可是一点都不一样啊! 赶 花 集 回到家正赶上镇上年底的最后一个年集,在我们这里都管年底的最后一个集叫“花集”。称为“花集”也许是新年到来,市场上的年货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在最后的一个集里人们要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花集”也许是对新年各种各样年货的一种美好寄语。 在外呆的的太久了,已经有很多很多年不曾赶过年集了,市里的市场,商场虽然比镇上集市的商品更加的丰富,但是始终找不到过年的那种喜庆气氛。所以每次回家过年都想去赶个花集。买东西是次要重要的是感受一下新年来到的前的气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还未到达集市光是马路边那一排排的各种车辆,就知道这集市里人是何等的多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随着农村生活的逐步提高,人们不再会为买几斤肉而犯愁了,市场上的年货应有尽有,一点都不比城市里差。各种小摊前被挤得的满满的,今年的蔬菜价格贵的很,但是瞧那些挑蔬菜的人丝毫没有影响到买东西的热情。老三在买韭菜时居然等了老长时间,在平时一块钱左右的韭菜居然卖到了两块八,而且卖韭菜的人牛的很不准讨价还价。这在往年可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看着堆成小山的粉条,一边磨一边卖的香油,还有带着泥巴的白莲藕这幅情景是在大城市不曾有过的画面,这才是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我喜欢吃香油,但是商场里卖的总感觉不如家乡的香。所以每次回家我总是买瓶带回济南,吃的格外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红红的对联,大红的灯笼和各式各样的鞭炮和礼花最能昭显过年的气氛,那耀眼的红耀的人暖暖的热热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这一刻孩子是最幸福的,现在农村也只需让生一个,所以农村的孩子现在也都是娇生惯养。想要喜欢吃的,喜欢玩的,这一刻大人们也毫不吝啬,尽量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想到自己小时候,哪有那么随心所欲呀卖自己喜欢的东西啊。每到赶花集这一天,年龄相仿的几个小孩子相约着去赶集,手里紧紧的攥着好容易从父母那里要来的几块钱。去赶集也就是图个热闹,那几块钱能买什么呀。 现在仍然记忆忧新的是:我们这帮小孩子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感兴趣的事情。年集上那高高的用竹竿挑起的各种颜色的头绳,随风来回的飘飘荡荡煞是好看。还有现在早已不见踪迹的油纸花,红红的花瓣,配着几片碧绿的叶子,娇黄的毛绒绒的花蕊颤巍巍的飘动着,在当时这漂亮的油纸花可是我们这帮小女孩觉得最好的饰物了。当时农村的小女孩流行都扎小辫,扯上几尺红头绳,买上两朵漂亮的油纸花扎在小辫上,别提有多美了。 逛累了,该回家了,吃着花几毛钱买的糖葫芦,眉飞色舞的讲着自己在集上看到的有趣的事情,一路打打闹闹那幅快乐的情形至今在我的脑海里时时闪现。现在想起赶花集仍然是童年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市里虽然吃过各种口味好吃的烧饼和点心但是当看到 集市上家乡特有的烧饼,馃子时,心里还是特别的亲切。 在家乡这种馃子可是过年家家必备的,走亲访友时是必需要带的点心,这种风俗流传了多少年已经无从考证了。这种点心很甜,我觉得送亲朋好友也许祝愿亲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够甜甜蜜蜜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我觉得也只有我家乡的烧饼也对它寄予了太多美好的喻义。在正月十五新年刚过,正月十六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一定要为自己的老妈买这种烧饼,说吃了烧饼不生病不腰疼。所以这一天有闺女的家庭里必定会飘荡着烧饼特有的香味和老娘们幸福的笑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听着集市小贩高声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听着熟悉的乡音声,心在这一刻是那么的的踏实,亲切。看到家乡的人们衣着光鲜,脸上洋溢的笑容,不得不为家乡人们越来越好的生活而感到高兴。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赶个“花集”收获一份好久不曾有过的快乐和喜庆,祝愿我的乡亲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3/5/2010 10:32:47 PM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