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推荐新闻
百脑汇继续淘碟记
  加入时间:2009/7/1 17:39:28  幸福公社:admin  点击:428

   A

   便宜啊,在百脑汇本来是找人谈点事儿,结果去买了些碟。正在在电脑边,累计如下: 

   正在放的《Bean》,俺97年就开始喜欢阿特金森,过年前后还看了他的间谍片,豆子扮酷把大衣扔出窗外……本来是想扔在衣帽架上的,真真酷毙乐:) 

   《War Photographer》,战地摄影师,听着就不错;96分钟的记录片,摄于99年到2001年,跟着战地摄影师出现在世界的战争前沿。 

编 号: 1102342    
摄影作者:   
文件名:2004.jpg  
文件大小:29K  
高 X 宽:280 X 200  
说明:2004.jpg


   《放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67年的片子,应该是黑白的,在小时候就听说这个反华的帝国主义分子拍摄了个丑化中国的记录片,现在有机会拜读他的大作了,介绍上说是个关于偷拍、谋杀、失恋和变态的故事。 俺对这个狠感兴趣,哪怕是37年前的黑白片。

   妮克·基德曼的《狗镇》,美丽女郎来到一个小镇逃避警察的追捕,她在逃避什么,小镇带来了什么致命的危险……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故事,悬疑会让人喘不过气来吗?

   喜欢班德拉斯,(以前有个邮箱就是bandlas@263.com),买了〈墨西哥往事〉;喜欢索德伯格,买了他88年的老片子〈性,谎言,录象带〉,不讨厌摸你卡·贝鲁齐,就买了〈不可撤消〉,里面也有关于强奸的长片段……咱这种生活有贼心没贼胆、见到女孩就脸红的只好在电影里过过瘾。还买了本《大象》,一直没看过的美国校园喋血事件的记录;还有〈母亲的春天〉(英文是Mother,)……

   巴尔·马克的《OSAMA》,可不是拉登的名字,是阿富汗妇女在獭狸瘢统治下的“地狱般经历‘,61届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

  萧恩·潘和提姆·罗宾斯的《地狱之河》,相信和喜欢他们,所以应该错不了

   《感官世界》,知名毛片,大岛杵的,嘿嘿,俺觉得这名字更应该配这片名……I love this A-film

   《势不两立》,英文叫《The edge》,生死边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阿历克·鲍德温主演的,在阿拉斯加荒野失事的飞机生存者,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人性的善和恶显露无疑,两个硬汉的对决……

   《极地重生》,英文名字是《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大概是“能跑多远跑多远,老死不如赖活着”的意思,讲一个纳粹士兵经过三年、14000公里的潜逃,从前苏联战俘集中营逃回家乡的故事。西伯利亚的高寒,一路言语不通的困苦,前列的生存愿望。男人的故事,获得多项大奖的片子……


   我会喜欢他的,亨利·马丁导演。

   B

   在成都又淘了些碟回来,下午从济南回青岛的时候,担心铁路检查,只带了部分,现在清点一下……剩下的大部分周末去济南带回来。


纪录片:

  《深喉揭密》  DeepThroat是从1972年开始改变了很多人的性观念的一部划时代A片,这部片子是相关的回顾和采访,在去年引起了很大反响。在成都那老板说可以买到原版的深喉,加花絮一共三碟,真惊了;

  BBC的《意志之谜》,真实记录2003年两个北朝鲜小姑娘刻苦锻炼参加团体操迎接领袖金正日检阅的故事,很有意思。导演2002年拍摄反映1966年北朝鲜足球队在世界杯经历的记录片为自己赢得了穿过铁幕拍摄该片的宝贵权利。


传记片:

  《Kinsey》,记录性学家金赛的故事片,不仅对该主人公、调研历程和本人的同性恋倾向有兴趣,扮演者利安内森更是《辛德勒名单》的男主角。现在看来,金赛的性学报告已经不如Masters和海特的调查更有意义,不过在1950年代,还是很让人瞠目结舌的。

  《帝国的毁灭》,该片获得去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是二战反思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希特勒自杀前的最后12天的生活,据称远比《华氏911》更震撼。这次我又买了单本的《意志的胜利》,1934年纳粹党代会记录片,比之前买的版本更完整详实。 [PAGE]

  《Hiteler-The rise of evil恶魔的崛起》,故事片,从林赛的小希特勒讲起,不过看的我昏昏欲睡。

  《力道山》,1960年代获得众多荣誉的韩籍日本相扑冠军的故事,05年韩国大热影片。

  《飞跃海洋》,凯文斯派西的新作,获得过金球奖最佳故事片的提名,看老斯演著名歌手Bobby Darin的生平故事。

  《撼动生命》,多伦多影展及多个电影节的最佳影片,讲述著名音乐DJ Frankie成名后糜烂的生活,以及在堕落和嘘声中再次抓住音乐律动的故事。


争议片:

  《困惑的浪漫》,是一对情侣疯狂恋尸癖的故事,2000年底在瑞典上演以来倍受争议的著名影片,从来没接触过的影片类型。

黑帮片:

  《射击场》,台球高手和黑帮及警察之间的斗智故事。

战争片-都属于看完就丢的一些碟:

  《前进巴格达》,英文名字应该是 美国大兵在伊拉克的一天,讲2004年在伊拉克美军的电影,战斗场面比较假。

  《特种兵》,龙格尔在其中演一个前俄罗斯的前特种兵。

  《双阻人3》,完全没有看《双阻人1》(Sniper,又翻译为《火战士》)的精彩和激动了,汤姆贝林格老得……那叫一惨。记得他和比利赞恩(就是在97年《泰坦尼克》中扮演女主人公未婚夫的那个帅哥,愤怒地在船舱中四处追着杰克开枪,哈)的《火战士》,情节火暴刺激,看的我目不转睛。


  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比如音乐片中Pink Floyd的Wall,还有希区柯克,库布里克的一些老片子,还有被借丢的七武士,感官世界,七宗罪等都补齐了……现在没在手边,过几天带回来再整理

   C

   今天在成都百脑汇电脑城,又漓漓啦啦买了些碟,还是老习惯:记录片、来自伊朗泰国这样小语种的近期著名片子、黑帮暴力片和获奖大片。是在看了二呆的影评之后,才引起了些想说些什么废话的欲望,谢谢王兄.

   给老板挑名字买的一部是《梦与鸟飞行》,这个没什么说的,收藏,最近市面上卖它的续集、也是讲鸟类迁徙的片子也卖的不错。另 一部是《花火》,北野武引起凡响的一部片子。春节在丽江的火塘边,和来自各地的朋友喝酒扯淡,一边真心话大冒险套小姑娘的话。坐我身边的是来自沈阳的一个日本工程师荣市,看着他不知所措地呆拿着当地的澜沧江矮炮看着我们哄堂大笑,顿生怜悯之心,于是我们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英语和日语聊天,说到电影,我说我喜欢"Kitano Takeshi and Yamakuji……",(我那半瓶子水平一下子忘记了百惠的日文发音),络腮胡子的容市居然激动起来,连连和我碰瓶说,“I like this actor too ”。

   最先知道北野,是在以前的咨询公司里。有次冬季在楼道里等电梯,设计部经理忽然说:“哎,我发现你丫不笑的时候象一日本男星”,我热切地望着他问“演A片的吧?我业余生活的确比较生龙活虎的”,“不,是一个暴力片演员,叫北野武。”

  “有我帅吗?”我继续心存幻想,“嘁,一小个子罗圈腿。”

   我悻悻地一边看着电梯上闪烁的数字一边嘟囔,“糟蹋我哈,你丫可‘别惹我’”。我回去就四出踅摸,后来在公主坟南路西的超市里买到了一本《大佬》(Brother)。没别的印象,的确比较暴力,碎酒瓶迎面扎脸、筷子插鼻子什么的,还有就是那个黑人满嘴的“Fuck”不停,我有心数了一下,连说了13个fuck。大概是03年网易有个不错的帖子讲北野,大概题目就是《那个叉着腿的凶暴男人》,我在网上搜到了,摘转一部分内容,原作者不详。

   那个男人从桥上走来,--我是说,他以罗圈腿加外八字的步伐,左摇右晃的从桥上走来。周围的景物不停的变化,然而这个人很有个性的走路姿势却始终不变--有个性的意思是说,若你身边有人这么走路的话,定会被众人批评为极其丑陋。从来没见过哪部电影里有人是这么走路的。不过这个男人脸上毫无表[PAGE]情,我想他才不会在乎你说他走路的姿势怎么样呢。如果遇上他心情不好,他大概会反问你,“那又怎样?”然后就是一拳打过来。 看他的走路姿势会发现,北野武已经把走路变为一种语言,明白无误的表达出强横凶悍的信息。而所谓“北野武”的暴力风格,也从这简单的走路里透露了端倪。不管暴力是多么的突如其来--无论是后来他洗手间审问对手,结结实实的扇了对方几十个巴掌;还是汽车追逐逃犯后堵在死角用棒球棍狠命的砸--观众也多多少少有了些心理准备:这是一个不要命的人,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电影还在继续,随后的每一次暴力发生前,北野武都从我面前叉着腿走过来,在暴力终结后,又是他叉着腿走过去。我看见他面无表情,几乎是纹风不动,可对手愣是惨叫着倒在他面前,那么的凌厉,简洁和残忍。毫无遮掩,毫无修饰,没有动作片英雄潇洒的姿势,没有夸大渲染的效果。暴力平静得好像他的走路方式,也惨烈不讲道理得象他的走路方式。可到底为什么电影里要用这么多的走路镜头呢?作为导演的北野武面无表情的接受采访说,“片长不够,为了拖够时间,所以不如多拍点走路。”

  也许冷静和沉没更反差出血腥的暴力,这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而不为外界左右的人。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他沉默外表、无情暴力后面的一丝细腻和调侃,比如《花火》里面陪着爱人走向人生尽头,分享着迎接美丽的死亡,以及在《大佬》里和那个黑鬼赌博出老千的情节,而《大暴杀》和新片《座头市》都令大麦昏昏欲睡。

   著名的日本男星高仓健也是以沉默寡言的男人味出名,而令人触动的是这样一个生活细节:在他的回忆录里,他记述了一次他出差北海道,想到妻子也许也在遭遇着很寒冷的冬季,就专门出去买了一副柔软漂亮的羊皮手套,回到东京他收到的法院的通知,他的妻子正提出离婚。在离婚后的很长时间,他会翻出那双没有送出的手套,无言地凝望。

   不是总有些人和事情让人感动,《花火》,1997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值得收藏。关于他再赘言几句:1947年出生,相声演员,80年代开始演戏,95年因为摩托车事故而左脸面瘫,在网上还能搜到这样的新闻,电视转播的颁奖典礼上北野笑着把手伸进一个熟识的女星胸内……

   记录片两部。一个是2002年国际特赦组织的“最佳长纪录片”奖获得者《连环女杀手的生与死》,Life and death of a serial Killer ,据说是一部深入精神病患者内心的记录,导演跟踪这个死囚12年,连续在各地采访了她成长为连环杀手的经历,面对镜头,我们要听这个温柔细语的杀手讲述怎么杀了7个男人……

   另一个是今年的Oscar最佳长纪录片《战争迷雾》,约翰逊时代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关于战争的会议和记述。大麦对这个老麦更深的记忆是他曾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前任CEO。

   艾米纳姆的《8英里》,主要是想看这个Rap歌手的自传经历和听他的歌。深作欣二的《县警对抗暴力团伙》,讲述7、80年代的日本黑帮故事。

  《罗丹的情人》,老片子,90年的Oscar最佳外语片。我发现那几年的外语片都是我最喜欢的,比如88年的《绿卡》89年的《天堂电影院》,这个是阿佳妮主演的,爱上大师罗丹的苦命美貌才女,在精神病院生活30年的故事。人一生没经历点什么大灾难显得多浅薄啊——我还没贱到非自己找罪受,在家里喝着抽着一边为剧中人物掬捧同情之泪喟叹人生无常,也容易自己小小满足一下。

  《野性的心》,或叫《我心狂野》,尼古拉斯·凯奇的老片子,总是觉得他演边缘人物比正角好。正是“凯奇一正经,大麦就发笑”,比如《勇创夺命岛》里,他比老007和哈里斯的男性魅力去之远矣。《七武士》,这个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黑泽明的经典黑白片。《不归单程路》,泰国最有影响导演彭氏兄弟的公路片,封套[PAGE]上写着“The mad love of a bad boy and a bitch”,瞧瞧啊,狂爱,坏小子,贱货……促使咱冲动购买的元素都齐备了,所以要买回来look look。

  《再见列宁》,去年刚一获奖我就把路透社的这个消息转到公社的论坛里了,不过一直没看。最近据说国内有可能演,不过要把对共产主义在东德消失的幸灾乐祸部分去掉。讲89年东德转型的故事。  

 《小鞋子》,英文是Children of heaven,伊朗穷孩子梦想成真的故事片,导演麦吉德·麦吉迪,总的来说感觉伊朗电影比较闷,不过为了添点聊资,不至于太孤陋寡闻,所以买了。


  《遥远的光辉》,德国片,今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我不觉得柏林电影节评委的高雅口味和咱这俗人接近,不过对其中讲述德国和波兰边界两边居民的生活状态感兴趣,想瞧瞧。《实尾岛》,今年初狂卷韩国影坛、票房创新高的片子,安圣基主演,讲述70年代被判处死刑的韩国黑帮接受残酷训练然后去北朝鲜执行刺杀任务的片子,居然是个电影版的:(感觉故事情节和表演都特做作,后悔。《快闪杀手》,Tom Hanks最近出演的、被老太太捉弄的搞笑少手片子,前些日子在《看电影》上看了简介,希望能开心一下。

 

上一条:泰蕉叶,味觉视觉的极致体验
下一条:济青四百公里国道绕站记

没有相关信息